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迎来长期成长机会,其中智能化、电动化是主旋律,料将催生线控底盘行业规模迎来爆发式增长。简单总结如下:
首先,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迎来长期成长机会,其中智能化和电动化是主要方向。其次,线控底盘具备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能量回收强的特点,是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必经之路,是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执行端的基石。此外,全球主流车企将于未来
1-2 年陆续推出 具备 L3 及 L3 以上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车型,线控底盘规模将跟随 L3+自动驾驶量产迎来快速爆发期。
电动化和智能化是汽车零部件行业未来主旋律
我国新能源汽车长期政策导向明确, 产业政策从直接补贴向间接扶持过渡,“双积分”、限购限行、基础设施建设、安全核查、
电池后处理等促进措施有望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从海外看,欧美各国/地区均从政策上大力
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给予补贴。尤其欧盟,2020 年开始全面进 入 CO2
考核期(对企业供给端),且部分国家(如德国)进一步加大补贴消费者购置新能源车的力度。同时随着汽车的普及,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私人空间和智能终端的结合。同时,自主品牌为了在驾乘体验上实现与合资品牌车型的差异化竞争,更有动力增配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等智能化配置,汽车智能化升级将显著推升汽车电子系统的单车价值量。
不同等级自动驾驶系统的单车价值量底盘线控化是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必由之路
线控底盘是实现自动驾驶 SAE L3
的“执行”基石。从自动驾驶系统分工来看,共分为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部分,其中底盘系统属于自动驾驶中的“执行”机构,是最终实现自动驾驶的核心功能模块。L3
及 L3 以上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实现,离不开底盘执行机构的快速响应和精确执行,以达到和上层的感知和决策的高度协同。而底盘系统的升级,
也就意味着其中驱动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等功能模块的升级。所以,线控底盘作为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执行基石,是发展自动驾驶的具体抓手。
自动驾驶技术分级线控底盘技术是发展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必然要求
在传统底盘技术中,当驾驶者做出踩下制动踏板/油门踏板、转动方向盘或踩下离合器踏板并拨动档位操纵器等动作时,力通过机械连接装置传导到执行机构,(在液压/气压等装置的辅助下)车辆完成相关动作;线控底盘系统的差别在于当驾驶者做出以上相关动作时,各个位移传感器将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导至
ECU 后计算出所需要的力,然后由电机驱动执行机构完成相关动作。
线控技术与自动驾驶关联示意图线控底盘系统取消了大量的机械连接装置及液压/气压等辅助装置,一是有助于车辆提升安全性,具备响应速度快和控制精度高的特点,二是减少了力在传导过程中能量的损耗,
三是可磨损部件减少维护成本降低。同时,线控底盘技术的发展将大幅提升汽车能量利用
效率,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基于新能源专用平台设计、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底盘经过重新设计,可以更好的适应各线控装置的布局,同时更高的电气化水平可以有效支撑线
控底盘系统的正常运行。
自动驾驶迈入 SAE L3 及以上级别,线控底盘迎来集中爆发机会
消费需求不断提升,汽车智能化成为终端销售的核心卖点。随着消费需求的更迭,消费者对于更智能的驾驶体验提出更高的诉求。基于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如今各车企纷纷布局智能汽车业务,针对
C 端消费者的需求开展差异化竞争。汽车智能化俨然已经成为终端销售的核心卖点之一,不断追求高度智能和技术创新是趋势所向。
国家政策支撑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线控底盘规模有望迎来爆发
2020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3%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料将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而线控底盘作为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核心技术产品,有望迎来规模爆发期。
线控制动与线控转向是线控底盘的关键技术,处于大规模商业化前夜
据 Hitachi
显示,底盘线控化的技术发展顺序为,线控换挡/油门、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直至底盘完全线控化,实现汽车状态控制(Vehicle Stability
Control,VSC)。其中线控制动于 2018 年正式量产,特斯拉 Model 3 和比亚迪汉等爆款车型分别搭载博世的 Two-Box 及
One-Box 线控制动产品;线控转向目前已小规模试样。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系统已处于大规模商业化前夜,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线控底盘技术发展技术路线图自动驾驶发展技术路线图话说这么多,总结起来线控底盘行业就是四个字“强大于市”。